1月23日
新华社半月谈发布文章
《群众有纠纷,邻里来评理》
楼上租客空调24小时运转、空调水滴个不停,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观远里小区居民顾先生因此与邻居闹了别扭。社区党员刘建华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约上房东、租客、评理员、社区民警等,来到观远里“近邻共享评理室”泡茶调解。最终,房东同意更换两台新空调,租客也同意接长空调水管,该矛盾顺利化解。
为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厦门市探索“近邻评理”新模式,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以一系列机制创新为牵引,让矛盾化解在源头。2024年1至7月,厦门市重复信访量5420件,同比下降25.2%。
探索近邻评理
在一线化解矛盾
厦门市信访局副局长黄道清表示,“近邻评理”模式将“远亲不如近邻”理念与“枫桥经验”有机融合,把基层一线作为化解矛盾纠纷主阵地,防止“问题往上跑、矛盾往上交”。
厦门一小区内,居民参加社区活动魏培全摄
2019年以来,厦门已建成1个市级、6个区级、46个镇(街)级、550个村(居)级近邻信访评理室,以及由逾7000名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等组成的评理员队伍,累计化解突出矛盾5972件。
思明区开元街道深田社区的百家村市场共有约200个摊位,设施老化、排水不畅、占道纠纷等问题日益突出,居民不断投诉。对于该市场,有居民要求拆除,有居民要求改造,各方诉求多元,一时间难以达成共识。
带着这些问题,深田社区召集居民代表、司法工作者、民警、网格员共11人组成评理队伍,主动走访群众,听取意见,动员商户、业主出谋划策,协助制定市场改造方案,把群众反映集中的缆线整治、雨污分流、增加适老化设施等诉求纳入改造规划。改造后的百家村市场,外观、功能、环境显著改善,获得居民好评。
强化部门协作
合力解决纠纷
2024年初,海沧区东孚街道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的涉伤亡纠纷案。事故发生后,刚投用不久的东孚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及时介入,协调人社部门优化保险理赔流程,派出所设置绿色通道开具证明材料,司法所调度专业调解力量介入。各部门及时响应、有序协同,一起复杂纠纷化解。
长期以来,矛盾纠纷调处资源散落在司法、公安、街道等不同部门,调处中难免推诿。为此,厦门市建立“条块结合+部门联动”机制,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整合跨部门资源,协调职能部门联动解纷。
半月谈记者走访东孚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看到,办事大厅宽敞整洁,警务服务、诉讼服务、人民调解等9个办事窗口一字排开。东孚街道综治中心副主任陈明哲说:“充分整合司法、信访、公安、法院、人社等力量,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多元协同,群众解决诉求不再需要多头跑。”
推进源头治理
止纠纷于未发
厦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着力变末端治理为前端预防,从源头上消除矛盾纠纷隐患。以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宅基地审批问题为例,厦门市信访联席办优化规划管控,改进完善宅基地审批政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决策“前置程序”。2023年以来,该领域群众投诉量大幅下降。
一些老旧小区物业争议、邻里纠纷较多,厦门在全市范围健全小区治理体系,以“优管理”促“减矛盾”。思明区信访服务中心主任陈亦松说,思明区建立议事协调、服务评价等机制,组建小区事务听评会、小区共建理事会、小区老人协会等群众组织,共商共议小区建设大事,社区矛盾大大减少。